研究/新闻

跳色的多米尼加蓝珀你见过吗?

发布日期:2018-04-19 来源:本站
字体大小:A

蓝珀是指透视观察其体色为黄、棕黄、黄绿和黄褐等色,黑色背景自然光下呈现通体浑厚的蓝色,紫外光下蓝色更明显的琥珀。
到目前为止,蓝珀的产地主要在多米尼加、墨西哥和缅甸,其中多米尼加的蓝珀久负盛名,成为琥珀中的名贵品种。

       优质的多米尼加蓝珀在自然光照射下具有浓艳的蓝色荧光效应,时而像蔚蓝的天空一样纯净,时而像湛蓝的海洋一样深邃,那一抹蓝着实让人着迷。然而并不是所有的多米尼加蓝珀都像天空和海水那样蓝的均匀、浓艳,应该说绝大部分琥珀因其演化过程中植物树脂的流动性而保留着变化万千的流纹,而多米尼加琥珀中似糖浆的流动纹则很常见(图3),在偏光显微镜下,流动纹造成的不均匀消光现象非常明显(图2)。

图1 流动纹发育的多米尼加蓝珀吊坠(白背景)

图2流动纹发育的多米尼加蓝珀吊坠(黑色背景色温6500K的灯光照射)

图3   多米尼加蓝珀的似糖浆状流动纹在偏光显微镜下的特征

a:流纹相对舒展区域;b:流纹发育且紊乱区域

       多米尼加蓝珀结构的不均匀性除了表现在流动纹发育、紊乱,最常见的还表现在“跳色”现象,如图4、5所示。所谓“跳色”现象是指多米尼加蓝珀原石在开小窗口观察时表现为颜色浓艳、均一的蓝色,在去皮的过程中就会出现颜色的不均匀现象,即在蓝色中出现不规则绿色斑块状色斑,且绿色区域内流纹紊乱(行业内称为乱纹)。绿色斑块呈弱荧光,与周围蓝色荧光区域形成明显分界,这种绿色斑块与再造琥珀的碎块状结构很相似,即使有经验的鉴定师也容易把它们混淆。

图4 多米尼加蓝珀原石的跳色现象(160.32克)

图5 多米尼加蓝珀绿色色斑局部特征

       为了有效分析、鉴别跳色现象,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珠宝检测中心选取一块重90.21克,开窗处即已显示有跳色现象的多米尼加蓝珀原料样品(图5)进行了常规宝石学和光谱学测试。

图5 跳色蓝珀原料样品(90.21克)

a:跳色蓝珀原料样品正面;b:跳色蓝珀原料样品反面;c:跳色蓝珀原料样品开窗面的“跳色”现象

       为了能够详细观察跳色现象,实验室的实验方法如下:

       1、首先将原料将开窗处一面沿画黑线部位切下约1cm后的切片,并两面抛光,保留原皮,抛光后正、反两面的绿色斑块并未延伸一致,而是显示出随机的“跳色”现象(图6、图7)。

图6 沿开窗面切下的片状样品(厚1cm)

图7 切片样品的反面

       2、选取片状样品上有代表性的跳色区域,分别在反射光、透射光和正交偏光下对同一位置在显微镜下进行了详细观察和测试。反射光下,跳色现象明显,绿色斑块棱角分明,像是嵌在蓝色基底中一样,易被误认为再造琥珀的碎块(图8)。透射光下,绿色区域流动纹十分发育,但棱角状、斑块状依然可见(图9)。正交偏光下,绿色斑块显示了似碎斑状的异常消光现象,虽然与周围蓝色区域的消光不连续,但没有明显的分离界限(图10);而在正交偏光下,用碎块压制的再造琥珀的不同碎块显示了各自孤立的消光现象,碎块间黑色分界非常明显,碎块状结构一目了然(图11)。

图8 显微镜下跳色区域(反射光)

图9 显微镜下跳色区域(透射光)

图10显微镜下跳色区域(正交偏光)

图11 显微镜下再造琥珀的碎块状结构(正交偏光)

       3、分别采集了绿色斑块与蓝色荧光区域的红外光谱(图12),红外图谱显示两个区域的主要峰位相同,其中1646cm-1、888cm-1两个峰,指示不饱和烃与C=C双键伸缩振动有关及环外亚甲基双键上C-H面外弯曲振动峰。绿色斑块的这两个不饱和键的吸收比较明显,而蓝色区域的这两个峰较弱,表明绿色斑块和蓝色区域在不饱和芳烃的含量上有差别。

图12 绿色斑块(红线)与蓝色荧光区域(绿线)的红外光谱图

       多米尼加蓝珀跳色现象的形成机理还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值得注意的是一些经验不足的琥珀爱好者甚至检测机构容易把跳色现象误认为再造琥珀的特征,因此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珠宝检测中心特此作了本次测试和报道,希望相关人士对多米尼加蓝珀的“跳色”现象有一个科学的认识。同时,多米尼加蓝珀的“跳色”现象,加重了挑选原料的风险和成本,因此,一个完美无瑕、蓝色均匀的多米尼加蓝珀是较难得的。